變壓吸附(PSA)制氧純度為何難以超越96%
2025-04-24 13:45:03
變壓吸附(PSA)制氧技術雖然在能耗、成本和靈活性方面具有顯著優(yōu)勢,但其氧氣濃度通常難以超過96%。這一限制主要源于以下技術難點和工藝特性:
一、吸附劑選擇性限制
● 分子篩的吸附特性
PSA制氧所用的沸石或鋰基分子篩會優(yōu)先吸附氮氣,而氧氣因極性較弱,會作為非吸附組分被分離。然而,分子篩是做不到對氮氣全部吸附的,導致了氧氣純度范圍在93%-96%范圍。
● 氬氣共存
空氣的組成中是含有氬氣的,占比約0.93%,它分子性質與氧氣接近(均為非極性分子),現(xiàn)有分子篩無法有效分離氬氣。因此,PSA制氧的產(chǎn)物中會殘留氬氣和少量未吸附氮氣,這也限制了純度的提升。
二、工藝設計與操作條件的制約
● 吸附壓力與時間的平衡
PSA工藝需在短時間內完成壓力切換,快速進行吸附與解吸。如果通過延長吸附時間來提高純度,會導致分子篩飽和效率下降,降低分離效果;如果通過提高吸附壓力來提高純度,又可能加速分子篩粉化并增加能耗。
● 多塔并聯(lián)的復雜性
雖然增加吸附塔數(shù)量(如六床工藝)可通過多級吸附提升純度,但系統(tǒng)復雜度、閥門切換頻率和能耗也會顯著增加。
● 能耗與純度的權衡
純氧電耗是PSA技術的核心指標。當氧氣純度超過96%時,需額外增加吸附塔或延長再生時間,會導致能耗大幅上升。
三、技術瓶頸與材料限制
● 吸附劑性能的局限性
現(xiàn)有分子篩對氮氣的吸附容量和選擇性正在接近理論極限。鋰基分子篩還無法突破對氬氣分離的障礙。
● 設備可靠性與壽命
高頻切換閥門和分子篩的長期穩(wěn)定性是PSA系統(tǒng)的關鍵。純度提升需要更頻繁的閥門動作和更嚴苛的吸附條件,這可能影響設備壽命并增加維護成本。
四、應用場景的需求差異
● 行業(yè)對純度的適應性
除醫(yī)用氧氣外,多數(shù)用氧場景(如高爐富氧、電爐煉鋼)對氧氣純度的需求都不超過93%。事實上,93%氧可以滿足市場大部分需求。
● 經(jīng)濟性考量
由于市場對于更高純度的氧氣需求較少,所以多數(shù)PSA制氧機廠家都更注重在現(xiàn)有純度范圍內能耗優(yōu)化,而非追求極限純度。
五、未來突破方向
● 新型吸附材料研發(fā)
● 工藝優(yōu)化與智能化控制
● 低溫與變壓吸附結合
綜上,變壓吸附制氧的產(chǎn)品氧氣濃度到不了96%,是現(xiàn)階段吸附劑特性、工藝設計、經(jīng)濟性與應用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目前市面上也有分子篩制氧廠家,會在系統(tǒng)后端加裝純化裝置,將產(chǎn)出的氧氣提純至99.5%來滿足市場對于更高純度的用氧需求。